文章出處:本站 │ 網站編輯:管理員 │ 發表時間:2020/9/28 16:33:03
工程機械究竟是周期性行業還是成長性行業?
關于這個問題,市場上一度普遍認為答案屬于前者。隨著近年來行業表現的良性預期,越來越多觀點傾向于這可能只是個誤會。近日,明星分析師、中信建投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呂娟及其團隊發布一份重磅研究報告,其中主要觀點認為,工程機械行業成長性大過周期性,市場對工程機械強周期性的定位是片面解讀。“2012-2015年幾乎沒有重現的可能性。”
對標全球
行業周期性定位應該被破除
縱觀日本工程機械以及全球龍頭工程機械企業發展史,報告研究發現,工程機械企業在發展早期會因國內基建高度相關,而具有一定周期性,但是隨著海外市場的開拓,人力替代的加速,以及企業的競爭力增強,其周期性會被熨平,更加表現出成長性的特征。
以日本為例,其工程機械發展主要有三個階段,對應三個主要的驅動力。1990年前,主要受到國內建筑業投資的驅動。1991-2010年,主要驅動力是海外的市場的拓展,尤其是受益于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市場需求提升。2010年以后,主要驅動力是勞動力短缺與老齡化帶動的機器替代人力。
對標全球,展望未來,報告認為,2012-2015年幾乎沒有重現的可能性,工程機械強周期定位是片面解讀。
①國內城市化率的提升空間充足,未來人口進一步聚集會帶動大量的基建需求,國內工程機械需求會持續增長;
②人口老齡化以及對工程效率的追求會加速機器替代人力,拉動工程機械的需求;
③中國工程機械的競爭力越來越強,未來海外市場將加速提升。在上半年疫情影響下,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份額已得到快速提升。
質變拐點
智能制造助三一率先換道超車
基于研究,報告總結得出,中國工程機械成長空間充足,同時重點看好龍頭三一更偏成長性。
報告強調,智能制造將助力中國龍頭工程機械企業率先換道超車,三一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在全球工程機械企業中領先,到了質變的拐點。
①公司近年來始終堅持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。高研發投入是三一重工數字化和智能制造的直接推動力。公司近三年研發支出CAGR為61.07%,2019年研發支出是2012年行業景氣高點的1.85倍。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推動下,公司員工數大幅降低,人均創收大幅提升。2019年公司員工數僅是2011年員工數高點的30.2%。2019年公司人均創收為410萬元/人,是2012年的3.05倍,近三年CAGR為34.33%。
②公司數字化和智能化到了質變的拐點。公司18號燈塔工廠降本增效成果顯著,與改造前相比,可以實現產能提升50%,生產周期縮短50%,同時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。公司燈塔工廠正處于全面鋪開之中。今年要開展22個工廠的燈塔化改造,明年開展所有的廠房改造。改造完成后,公司競爭力不可同日而語。